汉字“院”的起源与演变(源流)
【字形】篆
【构造】形声字。篆文从阝(阜,山),完声。异体作寞。如今规范化以院为正体。
【本义】《说文·阜部》:“院,坚也。从阝(阜),完声。”本义为坚固。又《说文·宀部》:“寏,周垣也。从宀,奂声。”本义为围墙。《玉篇 · 阜部》:“院,周垣也。亦作寏。”
【演变】院,本义指坚固。借用作“寏”,表示❶ 围墙:巷相直(值)为~,宇相直者不为~|~墙。引申指❷ 包括围墙房屋在内的院子:笙歌归~落,灯火下楼台|所处先人旧宅一~而已|四合~|大杂~|场~。又特指❸ 院子内的空地:寂寞梧桐深~,锁清秋。官署寺庙都有围墙,故又引申指❹ 旧时某些官署,寺庙:翰林~|枢密~|都察~|寺~。现在也指❺ 某些机构或公共场所:国务~|设计~|法~|科学~|博物~|养老~|检察~|医~。又引申特指❻ 学院:高等~校。
【组字】院,如今可单用,一般不作偏旁。不是《说文》部首。现今仍归入阝 (阜)部。